2013年,巴比特启动“光之锥”开放原创计划,数以百计的专栏作家汇聚于此,大咖共襄、百家争鸣。一个月前,我们开始了这次“拾光之旅”,访问了过去5年间最具有代表
2013年,巴比特启动“光之锥”开放原创计划,数以百计的专栏作家汇聚于此,大咖共襄、百家争鸣。一个月前,我们开始了这次“拾光之旅”,访问了过去5年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专栏作家,向行业拓荒者致敬。“tan90d”闪电黄世亮以总发文数第一入选,一起来读他的区块链时刻。
黄世亮,因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知音,他化名“闪电”,在比特币论坛中寻找慰藉。他曾是一名机械设计师,对工作渐渐失去激情后,果断转换赛道,放弃稳定高薪,给自己定下每天挣100块的小目标,保证基本生存需求之余,找寻生活的方向。他学过写作绘画,做过淘宝客服,后来误打误撞进入币圈,买过矿机、办过沙龙,用tan90d的笔名在巴比特大量编译区块链外网资讯,以193篇文章的数量成为平台上总发文数量第一的专栏作家。
曾经大家都很穷,办论坛只提供瓜子可乐
2013年,黄世亮接触到比特币,认定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技术,当即把从事机械设计7年的积蓄,全部投入其中。后来,他干脆辞去本职工作,到区块链媒体做编译,黄世亮回忆称,以前做机械设计每月至少能有上万块的收入保证,但是做编译,每篇只能拿到几十块钱,一个月下来也只有几千。就算如此,区块链带给他的幸福感也已经远远超越机械设计了。但是,行业初期的从业者能力良莠不齐,很多编译都是直接用谷歌翻译再稍微修改下,这让黄世亮很不满意,他慢慢开始尝试自己写文章,一开始除了自己的父亲根本没人读。开办讲座也是同样的情况,精心准备1个多月,也都没什么人来听,人数最少的一场只来了3个人,2个迟到,还都是黄世亮的朋友,被他硬拉来的。黄世亮多次感慨,如今的币圈真是今非昔比,那时候大家都很穷,办会就准备些瓜子、可乐,不像现在,都在五星级酒店里,搞得特别高端,而且场场爆满。
被警察友情提示:“别告诉别人你是搞比特币的”
不仅仅是待遇方面的差距,社会的认可度同样是天壤之别。黄世亮回忆到,前几年社会上的主流声音把区块链从业者看作是一群坏人,一群投机倒把的人。2014年他在深圳租房子,街道的片警过来查房登记,听说他是搞比特币的,就下意识觉得这人没做好事儿,还“好心”提醒他:“小声点儿,不要告诉别人了”,黄世亮急了,义正严辞的说:“我们做的这个事情特有意义”,硬是拉住片警别走,说是要给他解释,一起学习,不要错过这个伟大的时代。
get运营、投资、算法技能,爱学习的人运气不会太差
黄世亮不光劝说别人多学习,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,他喜欢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。事实上2011年他就听说过比特币,但当时完全不懂,然后他就开始自学很多经济学知识,到2014年就完全接受这个新事物了。后来他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“闪电HSL”,也去研究了很多头部号吸取经验,继而将自己的公众号定位在区块链知识普及和认知升级的方向。后来他意识到流量变现的收入并不可观,于是从2016年开始重点学习投资,并将学习成果分享出来。最近,黄世亮又开始研究算法,他觉得看白皮书还不够,代码才是最精确的,是认识一个项目最直观的方式。
在区块链行业沉浸5年后,黄世亮表示,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,一定要融汇各家的观点后,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,既不能迷信于某个大咖,比如李笑来给什么站台你就买什么,也不能对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视而不见,比如奥本聪,虽然这个人争议很大,但是文章中的某些思想确有可取之处。
关键词: 但我闪电意义